初秋的北京,刚刚有些凉意,建设部大院一栋普通的住宅楼里,记者见到当年人民大会堂设计者之一著名建筑师毛梓尧老人。老人从书柜里小心翼翼地拿出用旧报纸裹起来的一卷图纸,一幅边角破损但线条清晰的大会堂平面设计蓝图跃入眼帘。86岁的老人兴奋地拉开活匣,讲起40年前设计构思如数家珍。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出。
1958年国家决定在北京修建十大工程,为共和国十年大庆献礼。当时有人担心时间短,质量能不能保证。周恩来总理当即指出“一年建成、三年修嘛”。1958年9月,国务院调集全国各省市知名建筑师云集北京,时任建工部东北设计院总建筑师的毛梓尧应召参加国庆工程设计,9月8日他按时前往金鱼胡同和平宾馆报到。设计组的任务首先是对天安门广场作规划,提出广场东西宽为500米,能容纳百万人的集会,为世界最大广场。广场规划确定后就转入个体设计。著名建筑学家杨廷宝担任大会堂设计组长,成员有十几位。北京建筑设计院沈勃同志传达国务院领导对大会堂设计要求,建筑面积控制在5.5万平方米,内容包括1万人会堂、5000座位宴会厅和人大办公楼等设施。设计过程中认为5万平方米的控制面积不够,以后又增加到7.5万平方米,实际大大超过此数,最后达到17万平方米。十几位设计师在和平宾馆关起门来日夜加班。毛梓尧正值中年,主意多、出手快。于9月15日拿出第一稿。当时有三个方案,经过专家们反复讨论比较,最后同意将毛先生的方案推荐上报。方案总体构思是中部安排圆形万人大会堂,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正门朝东,面向天安门广场和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北部安排5000人国宴厅,正门朝北,面对首都交通主干道长安街。南部安排人大办公区域,大门朝南,以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严肃性。人大办公用房不像万人会堂和宴会厅那样规模宏大,但又不能太低就,设计成中间包含一块空地的内院,犹如北京四合院形式。整个人民大会堂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中轴线。从外表看形成一座整体建筑达到统一宏伟壮观的建筑艺术要求。这三个内容、功能截然不同的建筑群组合在一起,既要有机结合,又要各得其所,确实动了不少脑筋。设计方案交上去后,据说周总理审阅时,亲自拿笔把圆形会堂改成马蹄形状。另外专家指出,大会堂后台部分太突出,要求在原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个平面设计方案只花了不足一个月时间。临近国庆,受国务院领导邀请,毛梓尧和部分专家一起参加1958年国庆观礼,观看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毛老回忆道,我们只完成了大会堂建筑构思及平面布局设计。大会堂内外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则由北京建筑设计院张?等专家完成。从方案设计、供料、施工到安装运转仅用10个月建成,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举。这里面集中了全国优秀建筑师的智慧,包括党和国家领导,像万人大会堂的穹窿顶设计就是周总理提出满天星的构想,达到水天一色的效果。
当年设计人民大会堂的时候,曾同时考虑设计国家大剧院。有几位从上海来的建筑师陈植、赵琛做大剧院设计方案。后来周总理决策,集中人力财力完成大会堂和天安门总体规划。总理高瞻远嘱,当机立断舍掉国家剧院项目,否则,稍一犹豫就会面临千军万马齐建大会堂和大剧院而出现难以照顾的局面。
毛梓尧告诉记者,当年他完成设计平面图后,又继续画了立面图、剖面图和彩色效果图。原图交上去后没有保留下来也没有留底,仅留下北京建筑设计院晒得一套蓝图。这套设计蓝图一直保存在家中。文革初期,毛梓尧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下放到湖南衡阳,老伴暂住女儿处,全家八口人分散到七个地方。造反派逼着交出住房、家里所藏的各种书籍,图纸资料抄的抄、毁的毁、散失殆尽。至今老人讲起仍痛心不已。文革后期,寻找失散的图纸成了毛梓尧一块心病。原以为没有希望了。1991年小女儿毛剑珍在家里拆箱子意外发现箱子里衬贴着一张图,她赶紧唤来父亲,一看竟是一张人民大会堂平面设计图。虽然四周残缺但基本完好,老人高兴得手舞足蹈。原来,1968年12月,毛剑珍离京到山西运城插队。临行前姐姐毛剑琴送来一个木箱装行李,她们随手拿了一张抄家剩下来的图纸衬在箱子里。从此,这个木箱伴随毛剑珍从山东到天津再回北京,辗转几千里,多次搬家都没有扔掉。这次意外发现,一套图纸能保留下一张,真是不幸中万幸。这失而复得的设计图成为毛梓尧全家保护“对象”,轻易不拿出来示人。如今,这幅历经劫难的“幸运物”更显弥足珍贵。而毛梓尧老人却缓缓地说:“人民大会堂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当年的平面设计图应该成为建筑史料,如果有关部门愿意作为文物永久收藏,我无偿捐出,给后人留作纪念。”听着老人发自肺腑之声,记者感慨万分!